百花齐放,放眼全英望看未来,共进羽坛新格局

来源: 爱羽客羽毛球网 2018-03-21 12:03:15 72 人参与
浅谈羽坛近况,发球规则进步了多少?全英彰显羽坛新时代!

刚结束的的德国、全英两站赛事。无论是成绩还是规则的变化,都可以彰显羽毛球这个运动向前发展出一个新的阶段。对,只能说是“阶段”,尚未可言“高度”。

如何解读林丹的“吐槽”?


德国赛,世界羽联在发球判罚上采取了新的判罚制度。林丹亦就此在微博发表了一篇虽无标点符号,但内容值得引人深思的个人意见,掀起讨论热潮。

从世界羽联的用意去看这个1.15米的判罚机制,确实值得我们赞许其初衷。我们都知道,规则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这项运动变得更公平。

羽毛球场上,网高1.52-1.55米是恒定的,但运动员的身高却不恒定。因此,以一个自变量腰为界限,本来就有违公平,原因如下:

1、运动员的击球点、腰截面与裁判的视线未保证在同一平面。如果是矮的运动员,即使他过了腰,但裁判个子高,也会觉得他没有过;相反,如果是高的运动员,即使他没过腰,但裁判个子矮,看上去也可能觉得他过了。

2、以腰为判罚标准,个子越高,越有利。发网前球本来就是一条抛物线,腰越高,初始发球点越高,初速度的方向越接近水平。这样就有三大利好,一是过网轨迹与时间都较短,二是过网时的角度会更平,三是发后场会更有优势。这三大利好,都对接发球方造成了先天威胁。

世界羽联发球判罚新规的执行工具,是两块印有1.15水平高度线的亚克力板,这两条线本来就平行而形成了1.15米平面。而规则执行者——裁判只要把这两条线看成重叠,那裁判的视线自然在1.15米平面内,以此判决运动员是否有发球过高。

而林丹的吐槽,原因很简单,就是归咎这个执行最终还是依靠人眼,依靠裁判的权力,仍然存在不公平的可发展空间。从运动员的角度出发,如果这项判能以科技手段来执行,那更公平。而单纯从我们这些旁观者或叫第三者来说,世界羽联无疑已在进步,但未达完美。

应以新办法适应新规

小编相信,每当一项运动出了新规,就会为这项运动带来新的风气。这次全英赛,看到了很多运动员都大胆发后场。如爱德考克太太,曾被评说“那个女的只会发后场”,而新规落实后,她更发得理所然。

正如李俊慧接受我采访时表示不是喜欢发后场而是只能发后场,那我们是不是应该从思维上转变,摸索更多发后场的套路,从以往的网前发接发延伸到后场发接发呢?

苏卡穆约的成功确实压缩了印尼男双十几年来的沉淀,有球迷说印尼专门出天才,那何为天才?如果真的是先天,那麦纳基、吴俊明、亨德拉如果是中国人,他们真的能打出来吗?

小编相信彭伟信的成功除了那些套路外,最重要的是他会让队员先正视自己的弱点,然后根据自己发展扬长避短的套路(所以之前说苏卡穆约和亨德拉有不少区别),而不是强调通过能力强化去弥补自己。这点,总觉得和某个队伍不太一样。

由此,其实从全英男双决赛可以看出,印尼人适应“新环境”的变通能力确实比所有队伍都强。所谓的“强者恒强”,是不应该要把变通能力也作为一个标准?

五队各取一冠,羽球于全球遍地绽放

日本队员对教练策略的接收及执行能力特别强,他们是个有信念的民族,在球场上出球目的也非常明显。即便失误,也不会动摇自己执行策略。

双打比赛,讲究的是一个整体,不能表面地从郑思维失误就判断出郑思维的问题。有球友在圈子把全英混双决赛这场球与去年苏迪曼杯决赛类比,发现了在前半场后撤拿球比较保守的弱点,也发现了当时的鲁凯和刚刚的郑思维的失误有点类似。

混双确实是很难打,女队员拿球多,确实能给对手更多压迫,也减低男队员的难度,但自身失误的机会亦增多;陈清晨是例子。而黄雅琼则想法,她希望减少失误,但也让了更多的球给男同伴。谁拍数多,谁就容易失误,这是恒久的道理。

打日本这对选手,郑思维明显不认为拉开再突击奏效,如果有效,张楠/李茵晖就不会输了。于是,郑选择加速,宁愿跟对方硬碰短兵相接,也不想对方通过积极跑动来捉自己的球。但黄雅琼并不然,她还是习惯把球放到网前空挡,让对方挑给男队员的做法。于是问题来了,第一她不够对手快,第二她不习惯像陈清晨那样捉抢硬推,于是只能让,减少失误当帮忙。


“闭起双眼我最挂念陈清晨,眼睛张开身边竟是黄雅琼”,并不是比较陈清晨与黄雅琼谁更好,是能说当时打日本这对,貌似陈清晨的逼抢更适合。那或者对面是纳西尔呢,那或许是黄雅琼更妙。“雅思”失利,不代表他们不优秀,只是需要更多磨合罢了。毕竟,问题发现得早比晚好。

早在广州世锦赛,一位专业队教练坐小编隔壁问我朋友为什么不帮李雪芮加油,而是帮因达农。我朋友的回答是:“李雪芮夺不夺冠关我们什么事?GDP有上升吗?我挺喜欢因达农的打法啊。”我觉得很有趣,记到现在。

现在想起来,其实李雪芮那次没有夺冠,或许正是因为我们GDP上升了。我们回到原点想想,体育的作用是什么?是健身还是彰显民族荣誉?小编认为两者都有,但健身的目的是恒久存在;而后者,现在或许已是锦上之花,而非雪中之碳。那我们作为中国新时代的球迷,是否更应该有更足的底气去包容我国的每位运动员呢?

连续两年全英公开赛,冠军都被不同的五支队伍夺走,这局非常明显地告诉我们,羽毛球已经推广得比以往更好,已经上升了一个高度而不止是阶段。有时候看直播弹幕,小编其实也很想知道,球迷们究竟是只喜欢中国队,还是真正喜欢羽毛球运动呢?

本文系爱羽客羽毛球网原创,未经允许严禁转载

优秀原创稿件、个人简历投递通道:tougao@yuqiudi.com

我要发表评论
发布评论

登录后可评论

精选观点论
论坛热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