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赛评论丨斯里坎特打法转型决赛惨败,他能重返巅峰吗?

来源: 爱羽客羽毛球网 2019-04-02 13:38:56 44 人参与
印度球星斯里坎特先生,正向着打法转型而努力前进。

本文来自爱羽客特约评论员:肥司令聪聪(前中国国家队选手)

比赛水平才是“正常水平”,平时都是超常发挥。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这个话题既新鲜又老生常谈,打比赛总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,是把平时打球作为标准参数的错误思维习惯,因为平时打球是不具备每一分都你死我活的实战氛围的,再逼真的模拟赛也还是模拟,真正的实战总是伴随着无法消除的心理压力,做不到平时的随心所欲。

我认为打不好比赛的原因有很多,阅读比赛的能力不足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,那我们要阅读什么呢?最近看比赛听到中场间歇有教练和队员说“你要和她斗智斗勇啊”,我操!现在临场指挥画风都这么清奇了吗?我看不如说“你要阅读比赛啊”来得更文艺一些吧。

其实这话也没错,那如何阅读?又阅读什么呢?

我们首先要阅读的是——比赛模式。

比赛模式也不复杂,简单分为三种吧:

1.没有模式

2.开放模式

3.封闭模式


第一种就不说了,很常见,谁也没有打法,想怎么打就怎么打,完全依靠拼搏精神和运气,充分诠释了某些教练爱说的话——我认为什么事都没有绝对的!

第二种开放模式,指双方都积极发挥自己的长处,想依靠主动得分赢得比赛,比赛就是开放的,因为发挥长处的代价一定是暴露短处,相当于冷兵器决斗,双方刀都很大,但不穿盔甲,没有盾牌,裸打,很容易出血,而且很甩,目的是在自己的血流干之前砍死对方。

第三种封闭模式,指双方都先守住自己的弱点,同时尽最大努力限制对方的优势技术,这种球最不好看,最消磨人的精力,打这样的比赛一定要憋得住,稍微想放开点不是下网就是出界。

从上述分析可见,印度公开赛决赛斯里坎特选择了封闭式打法,准确的说不只是决赛,最近一段时间他都有这种打法转变的趋向,我想他应该从两方面考虑这个问题:

一是控制节奏,斯里坎特一直是比较容易被打反击的人,他也比较害怕被打反击,原因在于他自身速度很快,如果进攻不得手的话,由攻转守的难度很大,用封闭式打法体现出对速度和节奏的控制诉求有三:

1.不能用最快速度作为平均速度。

2.一场比赛中的节奏变化幅度不能过大。

3.必须由“我”来支配速度和节奏的变化。

二是减少进攻次数,提高效率,切不要认为攻得更少能节省体能消耗,对于攻击型球员来说,多练几组杀上网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,减少进攻就意味着要在组织和相持中付出更多拍数,所以能耗是一样的,甚至还要更多,封闭式打法对双方的耐心是忍受力都是一种煎熬,这和我们业余打野球可不一样,那真叫一个畅快淋漓,输了鸟朝上嘛。

实战效果看,限制对方反击这一点做得非常好,虽然是刚开始做,还不算很熟练,但被反击失分的次数已然大大减少,说明斯里坎特的最终目标是解决桃田贤斗问题,安赛龙虽说威力大,但打法上和他是同类项,他们俩都受困于桃田的多拍消耗+反击套餐,所以两人之间的胜负倒是其次的,只要能占到有效对抗桃田的办法,也就同时解决了对方,这方面斯里坎特走在了前面。

我觉得印度人的防守出球欠妥,他后场打高球太多了,同样是打给对方杀,从网前挑球之后的接杀要比后场出高球的接杀容易,因为网前回中是顺向防守(和来球同向),而后场回中是逆向防守,逆向防守不是不行,相信很多人认为桃田的逆向就很好,问题在于斯里坎特和安赛龙都是大个子,他们不能像桃田那样做灵活的低重心动作,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,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
付出必有收获,斯里坎特没有拿到冠军,但他又收获了一站比赛的经验值,在打法转型的关口,谁都要付出很多代价,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本。这个时代对球员的要求越来越高,过去刻苦训练四个字就能成为好球员的标签,现在可没那么轻松了,当刻苦训练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成为标配的时候,市场倒逼着球员们必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意识,必须成为自己的CEO和Manager,还必须有与时俱进的思维能力。

印度球星斯里坎特先生,正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进。

本文系爱羽客羽毛球网原创,未经允许严禁转载

优秀原创稿件、个人简历投递通道:tougao@yuqiudi.com

我要发表评论
发布评论

登录后可评论

精选观点论
论坛热帖